得球虫病的兔子能吃吗?
球虫病 寄生兔体内的肠内寄生虫,球虫体微小,无囊膜,大小一般为18~32μm,因其巨大的繁殖力量(1个卵囊中含有几百个新生卵囊,2个月后即长成大小一样的成虫),所以能持续地感染兔子,造成危害。一般认为只有患病的兔子才具有感染性。球虫病常常造成患兔肠粘膜损伤,使兔体缺乏粘膜免疫,进而影响全身免疫机能,感染其他病原体而引起多种继发性感染。
1、腹泻 患兔早期腹绞痛,晚期有腹泻,粪便呈西红柿或胡萝卜样颜色,混有血液和粘液。常因腹泻和食欲不振,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全身虚弱,消瘦,被毛蓬松和无光泽,贫血,结膜苍白,脱水,视力模糊,衰弱,精神萎靡,有时头部有震颤体征,大小便失禁,因极度衰弱常卧地不起。若腹泻不止,肛门周围和内裤沾湿,而致细菌分解,引起肛门周围发炎、红肿、疼痛,成为炎症性腹泻。
2、消化不良 球虫病引起腹泻时,常伴有消化不良。胃容积变小,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轻者拒食,重者嗜睡,尿增多,腹部胀痛,抽搐,身体缩缩团,肌肉抖颤,行走困难,产仔少或不爱吃奶。
3、营养失调 有腹泻和消化不良时,因口腔黏膜发炎,口腔黏膜溃疡或肠道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细菌性感染,发生菌血症、毒血症,内脏器官炎症,经常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发生炎症和脓胸。病兔营养不良,被毛稀疏,生长发育缓慢。眼结膜炎,泪液增多,耳部炎症,还有嗅觉丧失、听觉迟钝等症状。
病兔的血液和尿内出现大量球虫卵球虫囊,在患病兔的肠道及肝组织中,可见含有卵囊。在附近平整的泥土、草丛和垃圾中,也查见大量的球虫卵囊。
兔球的病因是:
1。自然感染。寄生于兔肠道内的虫体有球虫(62科217属320种)和滴虫(25科,95属229种)两类。其中以莱伯氏基滴虫最为重要。它是单殖吸虫,寄生于兔的胆道和尿路。
2。感染途径。主要以消化道感染为主,其他途径如呼吸道感染、直接肠道感染(寄生虫病的扩散)、间接接触传染等亦可发生。
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进食感染。患兔排出含有球虫卵的粪便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在其他方式中,例如打喷嚏、咳嗽等都可造成灰尘及卵囊的扩散,造成传播。
得了球虫病的兔子,一般不能食用。因为虽然通过煮熟杀死虫体,但食用后在胃酸的作用下,球虫卵可能会再次活跃,造成传染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所以经煮后经高温灭菌的也需要慎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