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哥公母怎么分?
巴哥为什么叫“巴哥”?
又叫八哥、嘎嘎、伯汉鸡、爬哥。因它经常在叫声中附带哼哼的声音,好像在说“巴巴拉巴巴”或“巴巴哥”,所以叫“巴哥”。成年鸡翼下有显著的黑色羽毛,故中国俗称为黑凤头,法国人称其为克罗乌(Crosne)。
据《禽经》记载:“鹖鸡,凤类也,出蜀中,似鸡而小,性决恶,善斗,鼻上也。”又说“青脚虎头鸡三足,俱小短”。这说明在17世纪以前,我国已有巴哥,并且已经认识到:它是虎头鸡的一种,因鼻子上长毛而得名。
法国人称其为克罗乌(Crosne),产于法国西部,与英国斗鸡十分相似,只是法国斗鸡的头细且长,耳羽较粗长。我国最早记载巴哥的是《鸡篇》,在清代卢文弨所注解的《枭蒙》一书中。
据《鸡篇》说:巴哥“黑体斑尾,刺褐而长大”。这说明清代的巴哥,体形较现在为大,而且背上有褐色斑点。
我国的虎头巴哥拳经有“四体”、“六法”之说。四体:头、项、身躯、尾。六法:夹颈、夹背、夹胸、回眼、点胸、贴臂。头须坚硬,项要粗壮,身躯要重,尾要长而坚实。这些都是基本原则,练习时必须严格做到。
虎头巴哥的基本舞法有:打旋、蹲走、点胸、翻和翅、踢腿、转身、跳等。它虽然不像泰国斗公鸡那样可表演“喷火”、“飞身”等特技,但它能在手中打起旋来,所以有“鸡中芭蕾”之称。
打旋即拳头在脖子上转圈,同时身体转半周,向后猛力摔臂出拳(拳松指紧,拳心朝外)。
蹲走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晃头,作来回走动。两肘不得离开肩膀。
点胸两臂前伸成直角,同时身体重心在后肢,向前抬前臂击打对方颧骨,一边打一边靠近对方。
翻和翅两臂向两侧翻出,同时身体转动90度,两臂向前伸翻,身体重心前移至前腿,边翻边靠近对方。
踢腿两臂成自然下垂,同时身体重心后移成弓箭步,双臂向前上方伸出(伸肘耸肩)做踢腿动作,踢腿时可高抬腿,也可低抬腿,也可向前弯腰踢腿。踢腿后身体重心后移,两臂垂于身体两侧,同时完成半周转向,以背部向对手。转身两腿成弓步,身体重心前移,两臂前伸,翻转手臂紧扣对方肩窝,并迅速转腰,同时身体重心后移并转身90度,完成一次转身。
跳两脚并拢前跳,两脚分开跳跃,两脚分开并跳一次,要求动作灵活、敏捷、快速。
注意事项:巴哥喜欢水,它生活在水边,水对它的生存至关重要,它的生活离不开水,养巴哥也必须准备一个比较大的清水鱼缸,最好是方形,因为这样它更有安全感。缸中型就可以了,因为巴哥属于中型犬,一般的家庭都能够居住。巴哥非常贪吃,有时候会有吃不下的感觉,但你要在它吃得正香的时候摸摸它的腮帮,那感觉简直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