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是中国的吗?
先引用一段历史: 公元七世纪,吐谷浑王族中的慕容氏带着他们的骑兵和战马来到中国,并定居在青海的湟水流域;到了公元821年,被唐朝皇帝赐姓“李”。他们所拥有的优良战马成为唐军征战沙场的重要力量。后来,随着蒙古高原游牧民族逐渐南下,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区不断有少数民族归附中原王朝或入主中华,其带来的优良战马也改变了中原军队的马种。
明朝初期,朝廷在甘州(今张掖)设立了马市,专门用于买卖战马。由于蒙古草原距离中原相对遥远,而鞑靼等部实力又较为强大,为了得到更好的马匹,明廷开始从哈萨克买马。此后数十年间,甘肃的甘州、凉州(武威)一带成了连接中亚与内地的最大马市之一。市场上除了普通战马外,还出现了被称为“撒耳赤”的著名良马。这种马身材匀称,四肢修长,耐力极佳,非常适合在马背上生活的草原民族。
不过,到明朝中后期,由于战争频率降低以及马种杂交等原因,军中使用的战马的素质已经开始下降。直到清朝初期,情况依然没有改观。为此,清廷一方面加强军事训练,另一方面重新从草原采购优质战马。但这次选择的采购地不在蒙古而是在西伯利亚,因为那里有着更为优良的马匹。这些马被称为“西伯利亚马”,它们体格更大,耐力更好,更适合长途行军的需要。 当然,现在所谓的西伯利亚马其实就是苏联的战马。二战时,为了适应苏德战争的需要,苏联在欧亚大草原上大规模养殖战马。当时,苏联南部属亚热带气候,非常适宜马匹生长。为了快速培育大批量战马,苏联采取了远缘杂交的方式,即把中亚的纯血马与温血马进行杂交,再与欧洲冷血马回交,这样育出来的战马体型更大,耐力更强。
这种战马被称为“混合马”,它是现在俄罗斯军马的基础。 进入二十世纪中期后,苏联的军马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这里也是最早将中亚细亚马与其他品种混血的试验场。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的卡拉捷依姆区因盛产优质军马而被誉为“苏联的骑兵基地”。这里的马既具有中亚马耐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又具备外血马的高大体型。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改良,苏联军马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屡立战功,并在对阿富汗战争的沙漠行进中展现出非凡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