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得了螨虫怎么治疗?
螨虫是一种寄生虫,分为体外和体内两种,常见的是体表的蠕形螨和蚤螨,引起皮肤瘙痒、脱毛、皮屑等,严重的会发炎、化脓。 对宠物危害比较大的主要是蚤类,属于寄生性昆虫,体形很小,呈卵圆形,全身裸露,无羽或鳞片,触角很长,有10根腿节,4对足(2对前肢、2对后腿)。 虫体颜色因种类而异,有黑色、黄色、红色等,身体大小因种类而异,最大的幼虫身长5mm左右,最小的只有1.3mm。 蚤的生理周期很短,必须生活在哺乳动物(包括宠物)的体表,以吸取动物的血液为生,当宠物和人类接触到它们的体表时,虫体刺激皮肤产生过敏反应,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甚至渗出,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加重,出现化脓。
诊断主要根据患处的症状,结合接触传染源的情况(尤其是流浪狗、猫等),进行实验室检验确诊。 抗寄生虫药可用于各年龄段的寄生虫感染。 目前用于驱杀寄生虫的药物外用药主要有阿苯达唑、阿维菌素、甲硝唑、特比萘芬等;内服药主要有伊维菌素、阿莫西林等。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于耳道内的寄生虫,可用异丙嗪溶液滴耳。对于体内寄生虫,可服用一些驱虫药,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注射驱虫疫苗的方法防治。常用的疫苗有伊维菌素多菌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菌苗以及阿苯达唑多菌苗等。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极易产生耐药性,故应避免长期单独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导致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
预防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个人卫生,不接触病原体的有效办法是勤洗手,尤其注意清洗双手被分泌物污染的部位。注意清洁宠物用品,定期消毒杀菌也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来防止螨虫的感染。做好环境消毒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尤其要注意日常清洁,避免细菌、真菌及病毒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