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长疙瘩是什么原因?

廉承霖廉承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有钓友反应,自己垂钓到的鱼身上莫名其妙的长了很多白色颗粒状的小点,有些已经扩散延伸到全身都有,这种鱼身长“痘痘”的情况是不是疾病呢?会对鱼类造成什么影响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就是这种现象是一种病态,叫做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又称为白水病。是由寄生虫——异刺线虫感染引起的。 该病主要危害鱼类体表皮肤,早期在鱼的皮肤上可以看到许多白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这些“小白点”会慢慢聚集融合,形成大小不一的斑块,后期可能蔓延至全身表面。 如果不加以治疗,这种病害一般会使鱼儿失去活性,逐渐死亡。

为什么原本生活在淡水中的异刺线虫会跑到海里面? 这是因为它们以浮游生物为食,而近年来水温持续升高,使近岸海域出现了大量的赤潮,其中就包括硅藻类植物。由于海水的密度高,异刺线虫无法像在淡水中一样到处移动,因此就选择了以硅藻为主的食物来源,结果导致体内外寄生虫的数量急剧增加。当它们接触到淡水时,就容易感染入侵水蚤等浮游生物,进而传播给鱼类。

目前,防治白点病的主要方法是清洗,如果发现鱼类身体上有白点,可以将它们放入清水中,浸泡5~10分钟,注意此时不要使用化学药物,单纯用清水浸泡即可。 对于发病严重的鱼只,还可以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进行治疗。另外,预防白点病的关键还在于保持水质的良好,定期更换新水,并严格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郎济宇郎济宇优质答主

水质恶化:一般鱼都适宜在中性或弱碱性的水质中生活,如果水的酸碱度相差很大,就会引起鱼的皮肤及黏膜不适甚至烂身,这时有些鱼就会在身体表面长疙瘩,例如罗非鱼在PH值低于6.5以下的环境中就会长疙瘩。

缺钙和缺微量元素:养殖水体缺钙和微量元素不仅会引起鱼内脏器官病变,而且也会在体表显现出来,例如塘鲺在缺乏钙时,就会长疙瘩(如同大拇指般大)。

发病引起:很多疾病都会引起鱼体表长疙瘩,例如鲶鱼的竖鳍病、乌鳢的点状痤疮等都会在鱼体表产生疙瘩。

解决方法:

1、控制池塘水体酸碱度,使其保持在7.0~8.5之间,每隔15天泼洒生石灰一次,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

2、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葡糖糖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物质,每隔15天喂服一次氟苯尼考(750斤料/包)和维生素C(1包/200斤料)等内服药物3-5天。

3、对于发病的鱼,首先要治疗鱼病(可按上面第二条进行治疗),在病好后,再按前面第一条和第二条长期坚持做(即定期泼洒生石灰和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