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带幼犬打疫苗?
一般建议主人在小狗满45天以后,给狗狗注射第一针疫苗。以后每隔21天注射第二针,第二针之后间隔7到10天,注射第三针,一共是3针疫苗加上一针狂犬疫苗,注射四针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个月。 很多主人都会问,是不是打完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当然不是这样,疫苗的作用不是100%的保护力。如果刚打完疫苗,正好遇上病毒来袭,那么有可能引起病毒的逃逸和免疫失败的情况发生!所以,在注射完疫苗后,主人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感冒。
2、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多餐,减少胃肠道负担。
3、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人多的地方,如超市、商场等,减少感染几率。
4、补充充足的水分,增加代谢废物清除,促进毒素和病菌排除体外。
5、保证睡眠的充足,提高免疫力。
6、定期清洗用具,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细菌、病毒等的滋生。 如果确实需要外出,也应该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回家以后,对接触外出的用品如衣服、鞋子、玩具等进行彻底的清洗,减少病毒残留的机会。
幼犬最好在两个月龄时开始免疫。疫苗种类是"三联苗",即犬瘟热、细小病毒和传染性肝炎。免疫程序是在两个月龄、三个年、四个月龄时分别免疫一次,以后每年免疫一次。
打完针后注意事项
1、注射当天不要洗澡,防止着凉感冒。
2、尽可能休息一、二天,注射后的狗狗尽量不要外出(看情形而定)。
3、在注射后的两星期内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激烈的运动。
4、少喂食,以防止呕吐(这是最常见的现象,因为疫苗,再加上犬本身就有一点低烧)。
5、在注射后的两天内可能在犬口腔内发现白色附着物,这是正常的。这种附着物是疫苗产生的。
6、95%的犬在注射完疫苗后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但是0.5%的犬可能出现不适反应(可能是对里面的防腐剂过敏),如果发现犬的精神不好,可能是轻微的犬瘟热症状(头痛和犬瘟热头痛类似),打针的部位有肿胀和疼痛、发烧和呕吐(有些犬可能会拉稀)。对于这种犬只需要在家里多休息、多饮水、少犬食量、给予高质量的犬粮。如果严重的话需要到医院输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