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要打什么疫苗吗?
需要,而且很重要 疫苗是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狗狗注射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抵抗病毒入侵。现在狗用的疫苗多是联苗,即多种传染病疫苗的统称。按照免疫程序,狗狗在45日龄(第一针)、58日龄(第二针)和60日龄(第三针)分别接种联苗,在120日龄(第四针)时注射狂犬疫苗。
由于狂犬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所以无论是否已经注射了联苗,每年都应该给狗注射一支进口的狂犬疫苗(国产的狂犬疫苗质量不好说,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用进口的吧)。 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很多疫苗都是弱毒疫苗,但是对母源抗体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也就是说如果母犬所携抗体不足以阻断疫苗中的病原微生物,就会影响疫苗的作用。对于刚购买的幼犬,最好等其完全适应环境后,再注射疫苗。
有些宠物主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就是自己的小狗已经三个月大了,能不能立刻注射疫苗?因为小狗刚好三个月大时,正是从母乳中获得抵抗力的时候,此时注射疫苗会不会冲淡母源抗体的保护作用呢? 其实,为了安全起见,宠物主人在给小狗注射疫苗前,可以先给小狗进行驱虫治疗;待小犬健康且驱虫完成后,方可注射疫苗。一般来说,建议宠物主人每间隔1个月给小狗注射一次疫苗,共注射3次。在注射完第3针疫苗后的10天左右,给小犬检查是否真正产生了免疫力,这个过程叫做“疫苗效价检验”。 当宠物医生确认小犬已经产生足够抗体时,才会真正完成疫苗的注射过程,这时才可以为它洗澡,并带它外出玩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犬注射疫苗期间,应尽量防止其接触其他动物或可疑污染物品,以免传染病毒。 如果主人打算带爱宠出门旅游,那么在注射完最后一支疫苗的一周后再带它出发。 因为接种疫苗后,狗狗身体的抵抗力会下降,若此时带它前往陌生的环境,有可能会使它感染上新的病菌,引起疾病的发生。 在注射疫苗的过程中,如果狗狗出现严重过敏现象,应立即送医抢救;如果是轻度过敏反应,则不必过度惊慌,给予脱敏药物即可。 但是,无论是注射疫苗还是发生过敏反应,都说明宠物主人平日没有照顾好爱犬,身体上的伤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会让它们心里受到创伤,因此一定要做好安抚工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