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发作什么症状?
“狂犬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但很多人对注射该疫苗有诸多疑问。 什么是“接种程序”? “接种程序”,是指接种疫苗后,体内会产生抗体(防御病毒入侵)的过程和时间段。 因为疫苗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的。这个产生的抗体的过程就叫“接种程序”。 例如:五针免疫程序: 基础免疫接种第1、2针后,间隔28天接种第3针,然后再间隔1个月接种第4针,最后间隔6个月接种第5针。四针免疫程序: 即前面基础免疫的3针不再分开接种,而是按0、1、6月程序接种完3针。六针免疫程序: 就是前面所述的五针免疫程序增加1针,在第2年加种一针。 这种按时间顺序接种的程序叫做“顺序接种”或“零时接种”。 还有另一种不按时间顺序接种的程序,叫做“立即接种”或者“同时接种”。就是将需接种的所有疫苗在1周内全部接种完成。对于不能按时接种者,使用疫苗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18岁以上人群,实施两剂次的免疫程序。每剂间隔时间为14天和28天。 接种途径为肌肉注射,最佳部位为上臂三角肌,每次注射0.5毫升。
一般接种疫苗后,常见不良反应多为注射部位轻微局部反应,如红肿、硬结、疼痛等,多不需处理,可在1~2日内自行恢复。极少数人可能出现乏力、低热、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轻度全身反应,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即可。 如果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应立即抢救并通知疫苗接种机构。 对已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该立即就医吗? 不同疫苗的注意事项有所区别,具体以接种该疫苗时的说明书为准。
为了安全起见,接种后至少3天内不应进行剧烈运动,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还应尽量避免接触生活饮用水,以防发生感染。 由于目前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属于灭活疫苗,对人体损伤程度较小,通常不会造成较大后遗症。 但接种之后仍需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戴口罩,尽量减少与病毒接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