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为什么咬小猫咪?
“小猫”在猫咪中是地位最低下的存在,经常被老大欺负,被老二嫌弃。 作为低阶成员的小猫,常常因为食物不足而饿肚子;因为居住条件有限而被挤到角落里;因为实力不够而不得不听命于老大去捉弄其他猫咪…… 而当小猫被欺负的走投无路时,唯一能指望的救星就是妈妈——只要叫妈妈,妈妈总会来拯救自己。 但是,如果一只流浪猫生了小猫,妈妈对小猫来说也只会是暂时的依靠,随着小猫的成长,它必须学会自己去找食吃、自己去占领领地并保护自己的巢穴和母猫,否则迟早会饿死或者冻死。
因此对于流浪猫来说,在恶劣的环境中,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能够活下去的孩子往往更懂得讨生活,也更善于从妈妈那里抢夺更多资源。 当一只小猫从出生后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有妈妈的悉心呵护,有足够的食物让牠吃得肥肥胖胖,自然不会像流浪猫一样为了生存而拼命。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宠物猫,往往性格比较温柔,不喜欢攻击人,也不会主动袭击其他的动物。 然而猫的天生习性并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消失,公猫之间会因为争地盘、抢娘猫而打架;小雄性猫会扮演「猎手」的角色,追逐比自己体积大得多的猎物(比如老鼠、兔子),练习捕猎的技能;而雌性猫则通过互相打闹、追逐来练习捕猎和逃脱技能。
所以说,尽管我们已经把猫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模样,但是猫的本能并没有完全消失。公猫间因为争夺母猫、地盘而产生的打架行为,以及小雄猫的「猎手」游戏,其实是在维持和发展身体的机能与性格。 而雌性猫的玩耍行为也是在增进彼此的亲近感,培养日后作为母亲的技能和素质。 所以,当一只小猫长大之后,如果遭遇挫折或者感到害怕的时候,它第一个想的是找妈妈——这时候妈妈会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安抚孩子,让它重新振作起来。 如果是一只流浪猫,遇到类似的情形时,它会想起在弱小的时候,妈妈是如何保护和照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