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为什么喜欢宠物?
对动物的好奇和喜爱是人类的天性,这种好奇心很可能始于婴儿时期。 曾经有研究者对一个12岁的女孩进行研究来了解她对于动物的认知过程。这个女孩非常喜欢小动物,但是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不能真正照顾小动物,因此阻止了孩子养小动物的请求。于是,孩子只能远远地看着邻居在花园里喂鸽子、喂金鱼,而不得亲近。 研究者发现,当孩子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宠物时,如不能触摸鱼或鸟,就会开始想象它们“现在正在干什么”。
比如,孩子在想象金鱼游来游去时会问:“它是在游泳吗?它在水里看到的东西跟我们在陆地上看到的东西一样多吗?”当无法触及的鸽子飞过时,孩子可能会想:“它会飞到哪里去呢?它能在天空中看见东西吗?它能看到远处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吗?” 研究者进一步询问了这个女孩关于宠物的问题,发现女孩能很流利地回答出大多数问题,如“你知道如何使狗停下?”“你养过什么宠物”等等。但当问到较难的问题,或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时,孩子的回答就显得不那么清楚了。例如,当被问到“有没有一种动物你想像不出它的样子?”“有没有一种动物你是根本不感兴趣的呢?”等问题,孩子往往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开始漫无目的地讲述其它事情起来…… 这说明,尽管孩子很喜欢小动物并渴望拥有一个小宠物,但他们并未真正地认识这些小动物。他们只是单纯地被动物的表面特征所吸引,如毛茸茸的手感,动听的鸣叫和可爱的外形等而已。一旦缺乏接触机会,这些表面的特点失去了现实意义上的支撑点,小孩的兴趣也就逐渐减弱了。 所以,如果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养小动物,但又想维持孩子对动物的兴趣,不妨带孩子到动物园或植物园逛逛。这样既满足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求知欲,又能让他们近距离地接触到真正的野生动物。